男子春节逆向旅游深圳承包整片沙滩 提前一个月做...
即便政府救助,也肯定要根据企业的行为、前景确定救助原则和清偿顺序,不能笼统的全部救助。
温州民间自发形成的金融市场正在经历严峻冲击。然而,这绝不意味着民间金融制度的运作风险就必然提高。
但在当代中国,因为扭曲的法律和金融管制制度,这样的生态市场遭到破坏。然而,当代扭曲的金融管制制度却阻塞了民间金融制度的自发演进之路,因此,温州等地的民间金融制度的组织化发育程度,甚至不能达到明、清的水平,而停留在较为低级的高利贷层次上。以金融安全而言,不少民间金融制度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自发地形成了足够完善的交易规则体系,这些规则详尽规定了当事人的权利、责任。温州就是这类金融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假如金融企业家活动的制度环境较为宽松,那么,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之后,金融企业家当然可以在交易中完善金融制度,最终实现制度的重大变革。
假定这两个体系相安无事,倒也各美其美。它们是仿照西方既有金融制度建立起来的,拥有合法的牌照。按照德拉吉的话讲,目前所有非常规措施都是暂时的。
此前,由于担心通胀上升抬高本国融资成本,德国对于保持欧洲央行的纯洁性极为执拗,坚决反对中央银行扮演最后贷款人,反对债务货币化。目前来讲,欧洲央行主要为出售国债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而金融机构出售国债是要寻找安全资产,他们首选的就是来自央行的资金。而欧洲国家间的博弈仍在继续,未来金融市场的风险将源于决策分歧。这将稳定市场情绪,为欧洲赢得制定增长战略的时间。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刘煜辉,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 进入专题: 债务货币化 欧洲债务危机 。2011年9月29日,第一次扩容至4400亿欧元,但这个EFSF2.0版本只能应付希腊、爱尔兰和西班牙未来18个月的融资需求。
按照国际清算银行估测,目前整个银行体系中欧洲主权债的风险敞口高达2万亿欧元,甚至有机构悲观估测将达3万亿欧元。然而这种挤牙膏式的救助,易产生危机疲劳感。这将包括征收某些税种,对产品、劳动力和金融市场进行监管,以及为成员国制定财政规则的权力等。按照常规做法,欧洲央行应该在今年4月和7月两次升息的基础上再次提高主导利率,但欧洲央行意外降息。
当然,欧债危机最终将依托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和EFSF拖下去,而债务货币化是唯一理性的选择。欧洲经济不会有太多惊喜,欧洲经济慢慢复苏需要时间。但10月27日欧盟达成的一揽子救助计划,似乎更倾向于将EFSF定义为一家保险公司,即利用EFSF为欧元区国家发行的新债可能造成的损失提供部分担保。这些资金会被囤积起来,而不会被用于扩大信贷和货币供给,因而不会导致通胀压力。
二是发行欧洲统一债,保证意大利和西班牙能以较低成本从市场融资。比如,美国财政部出手将花旗集团国有化,当局势平稳以后,美国财政部选择退出,还盈余了120亿美元。
所以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总需要扩容。EFSF毕竟不能代替欧洲央行。
如何出钱的问题解决了后,之后具体要做的事情非常明确,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保卫银行,必要时将其国有化,将银行置于欧洲当局的控制之下。欧元区10月通胀率维持在3%的高位,已连续11个月超过欧洲央行设定的接近但不超过2%的政策目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市场信心,说服投资者心甘情愿地购买意大利和西班牙等需要大量融资的国家发行的国债。目前法国主张将EFSF定义为一家银行,即允许EFSF将干预市场所累积的债券再拿到欧洲央行抵押借贷。当然做到这一点需要德国松口,德国可能要求主权向新欧盟移交——即使是部分的。美国2008年曾运用过这个策略,并取得相对成功。
市场一旦认为此非长久之计,引发危机的边缘国家债券将面临集中抛售,失望情绪会导致市场崩溃。新任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是现实的。
其实,从德国的整体利益看,逻辑方向上应该和法国并无本质的分歧。希腊其实不是大问题,3600亿欧元的债务即便减记70%-80%,其损失也是欧洲银行业能够承受的。
毕竟欧洲整体债务远好于美国,当投资者相信了欧洲央行的决心之后,他们就会停止抛售行为,因为他们会相信这些资产的价格已经设立底部。即使扩大该基金的资源,允许其动用欧洲央行的流动性,由于该基金的治理建立在全体一致同意原则的基础之上,还是无法迅速地采取行动。
但在关键时刻,德国还是做出了妥协。因此随着博弈深化,解决欧债危机还将由欧洲央行发挥实质性作用,这个转变可能在2012年欧美主权债务与银行债务偿债高峰期出现。欧洲央行若能给出欧元区国债的价格底线,实际操作上也不必购买更多国债。操作上就是发行CDS,通过为每次新债发行提供20%-50%的担保,EFSF的资金援助实力可以扩大4-5倍。
敢于降息,说明德拉吉不是单一制的捍卫者,也表明欧洲央行已经做出了方向性的选择——债务货币化。由于市场剧烈动荡,欧盟紧急磋商,进一步将救助计划扩容到1万亿欧元。
三是建立有序退出机制。让希腊这样的国家有序违约,退出债务重组,而不至于殃及其他国家。
应该说,EFSF的扩容就是将其杠杆化。最好的出路就是由欧洲央行发行货币将损失货币化,这样至少会将损失蔓延给欧元区的所有人,为制度重建争取时间和空间
与此同时,欧元区似乎认定自己需要中国的帮助。一旦金融家们意识到这种贷款有多么糟糕,私人融资将陷入停顿。这种单方面调整注定会以失败告终。正如诗人A-E-豪斯曼(A.E. Housman)所写的那样:一想到二加二等于四,既不是五也不是三,人们就陷入了悲伤,这种悲伤可能长期挥之不去。
政策制定者随后陷入两难境地:要么将错就错,继续投入新的资金。随后道德高尚者就会主宰世界。
让昔日债务人单方面调整不会有多大效果。通过恶化全球失衡状况、来解决内部失衡问题,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德国既想尽可能少地提供资金,又想继续拥有巨额外部盈余。它们提供债务国所需商品和服务的能力,远远超出本国居民未来的购买力。
最新留言